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CT与核磁共振的区别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3/4/30 20:35:00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CT和核磁医院常用的检查手段。这两项检查可以查出病灶的具体成像,从而掌握患者患病部位的实际情况,便于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但是,这两者有何区别?去医院检查时,究竟什么情况下需要选择CT,什么情况下需要选择核磁共振呢?

CT与核磁共振的区别

在临床医疗中,CT与核磁共振各有优势,一般情况下,两者之间存在以下区别。

成像原理有别

CT检查是运用球管发射X射线穿透人体,通过探测器的检测,可以观察到X射线减退,最终将变化结果转化为图像信息;核磁共振检查是首先让患者完全进入磁场,然后通过无线电射频发生器发出射频脉冲,射频脉冲会促进人体内各个部分产生各种弛豫时间,最终将所有检测到的数据整理后再进行详细计算,得到需要的图像。

辐射程度有别

CT检查是通过X射线电子计算机进行断层扫描,会产生少量辐射。不同的扫描方式产生的辐射量不同,比如CTA(CT血管造影检查)、平扫,这两者产生的辐射程度不相同。此外,不同的检查部位受到的辐射也不相同。核磁共振检查是直接将人体放入磁场检测,因而不会产生辐射。

扫描速度有别

CT检查的速度较快,随着64排、排螺旋CT及双源CT成像速度逐步提升,即使同时做头部、面部、颈部、胸部和腹部的增强CT,也只需要几分钟而已;1.5T的核磁共振做一个部位的成像就需要10~20分钟,成像速度比较慢,并且对体位的要求也比较高。此外,做一个增强的核磁共振需要提前注射造影剂,因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所以,每天做核磁共振检查的人数是有限制的。

成像参数有别

一般情况下,核磁共振的成像参数和高度软组织分辨率比CT强数倍,尤其是软组织的对比度明显高于CT,并且不需要借助血管造影剂就能够充分显示血管的结构。因此,对检查肿块、淋巴结、血管及血管结构等部位有很大优势。近年来,业内针对核磁共振研发出磁敏感成像(SW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等新成像技术。

分辨率有别

虽然核磁共振的软组织分辨率高于CT,但是CT的空间分辨率强于核磁共振。由此可知,CT更适合做一些骨折、胸部检查、结石、颈椎和腰椎疾病等有关骨组织和胸部方面相关的疾病检查。此外,CT成像速度比较快,适用于冠状动脉CTA的检查。而核磁共振则更适用于脊椎、颅脑及脊髓病的应用。

适合人群有别

CT检查适应的人群较为广泛,一般情况下,除了孕妇不可以做之外,其他人都可以做。核磁共振的机器像一块较大的磁铁,身体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材质衣物及胰岛素泵的人都不能做核磁共振的相关检查。

CT与核磁共振的优势

CT的优势

CT具有较好的密度分辨率,非常适用于肺部和骨骼显影,用来检测肺部病变十分直观。此外,CT的增强检查能够更清楚地显示纵隔内的病变及淋巴结的改变等。

核磁共振的优势

核磁共振具有较强的软组织分辨率,因而对软组织、神经、脊髓会显示更清楚,并且核磁共振的软组织对比度明显比CT高。核磁共振由氢原子核发出信号,而来自不同组织的氢原子核,其含量也不一样,并且由于氢质子运动的特点,最终的信号均不一样。而CT检查则是由人体组织的厚度及组织对X线吸收率而产生不同组织间的密度差异。由于软组织间的X线吸收率接近,因而CT的软组织对比度明显比磁共振低。

通常情况下,核磁共振的心血管成像不需要造影剂增强,而CT检查则需要提前往体内输入造影剂才能显示。

CT与核磁共振的选择

在临床检查中,主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及所患疾病来决定检查方式,通常有以下3种选择方式:

(1)如果存在脑出血的问题,最好立即做脑部CT检查,能够清楚地看出颅内有没有出血灶。此外,还可以做脑部CTA检查,能够确认出血的责任血管。

(2)如果存在脑梗的问题,可以做颅脑的核磁共振检查,能明确显示脑梗部位,如果处于窗口期,还能立刻做溶栓处理。

(3)一般情况下,如果存在骨折的问题,CT与核磁共振都可以清楚地显示骨折的具体部位,但针对比较细微、新鲜的骨折,核磁共振能够更清楚地显示出水肿的骨折部位,从而判断问题是否严重。

CT与核磁共振检查

作为现今常见的两种检查手段,有着各自的优劣势,并且针对的项目大不相同。总而言之,核磁共振更适用于缺血性病变检查,而CT检查则更适合出血性病变检查。如果实在无法判断应该选择哪种检查方式,最好先去找专科医生面诊,然后再根据病情及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检查手段。

来源:CNKI智慧科普聚合平台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

1
查看完整版本: CT与核磁共振的区别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