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医院郝玉明)
大家都知道,血液是人体中一种特殊的宝贵资源,它可以将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及时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又及时地将身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运送到体外,而且血液还能够防御和抵抗疾病,参与调节体温和维持酸碱平衡。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血液就没有生命。人体的血管系统则是输送血液的通路,同时也是血液和组织器官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人体的血管是一个大系统,遍布全身,从大血管、四通八达的中小血管,一直逐级细化到微血管。其中心脏主动脉最为粗大,直径可达3厘米,像网络一样密布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微血管最为细小,最小处直径仅为10微米,约相当于一根头发的十分之一粗细。人体血管,尤其是微血管形态的改变会影响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病。因此,只有人体全身的血管健康,保持畅通,才能为人体各组织器官输送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血液;也只有血管健康,才能保证人体心脑的健康。
现代检查可查看血管健康状况
现代临床中,有很多项检查都可以让我们知道自身血管的健康状况。比如,颈动脉可说是反映人体血管健康的窗口,其位置表浅且固定,检测正确性高,可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存在管腔狭窄。如果颈动脉出现了上述情况,就意味着其他位置的血管也已经发生了同样的病变,需要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冠状动脉CT成像则可查看给心脏供应血液的冠脉是否存在畸形或堵塞的情况;心脏彩超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搏动和血液流动情况;经颅多普勒,可检测脑底主要动脉的血液流动情况,查看其是否有堵塞;脑血管影像学检测如颅血管CT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或造影检查,能显示出脑血管的情况。这些检查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血管健康状况,及早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血管内皮受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始动环节
正常的血管内皮光滑、致密,发挥屏障血液、分泌血管活性物质等多种生理作用,与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血管内皮细胞会发生凋亡、脱落,不能正常发挥生理作用,这就是内皮受损。内皮受损以后,内皮下层组织暴露出来,血液中增高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就会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到血管壁,沉积于血管内皮下,使血管内皮增厚、变硬。与此同时,在人体中发挥止血功能的血小板也会迅速黏附、聚集于受损处,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不仅阻碍血液在血管中的正常通行,引发心脑缺血缺氧,而且会使血管壁变厚并失去弹性。
对于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人来说,体内的易损斑块就像一颗颗不定时炸弹一样时刻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脂质越多,包膜越薄,就越容易破裂。一旦发生破裂,斑块内的脂质等内容物就会进入血液,形成血栓,堵塞住冠状动脉就会引发心肌梗死,堵住脑血管就会引发脑梗塞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
所以说,血管内皮受损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直至危及生命。保护血管内皮,则是远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基础。
通络中药可保护血管内皮、治疗血管病变
血管病变,尤其是微血管病变是全身系统性的病变,是国际医学界的难题。面对这一难题,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给出解决方案。该项目揭示了微血管病变不仅在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这些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目前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关键因素。
该项目研究发现,微血管病变是以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核心和启动因素,血液成分、神经体液调节共同参与导致心、脑、肾这些脏器细胞结构功能损伤的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实验证实,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就是治疗心脑血管病这些重大疾病的关键。保护了微血管,就改善了心、脑微循环的组织血流灌注,从而减轻了临床病情。这项研究被国家计划验收专家组评价为:“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
“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研究发现,通心络胶囊可多角度全面保护人体整个血管系统,有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第一,该药具有血管保护作用,可保护人体血管内皮不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的影响而凋亡、脱落,可抑制血管痉挛的发生,让血管内皮正常发挥生理作用。第二,该药具有血液保护作用,可双向调节血脂,降低对健康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对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防止血液中增高的脂质沉积于内皮受损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第三,该药可稳定并消融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斑块包膜的厚度并减少斑块内的脂质,防止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塞。第四,该药具有缺血保护作用,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防治冠心病心绞痛;而且可延长梗死区域微血管在缺血缺氧环境下存活的时间、保护微血管形态完整,促进梗死区域血管新生、建立新的侧支循环,有效防治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
通心络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防治微血管病变的关键机制,因此该药被列入《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慢性脑缺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等多个权威指南/专家共识,被广泛用于临床。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