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63岁,突发心肌梗死,由急诊送往导管室的过程,突发室颤。
医院,有医生和除颤器,立即电击除颤,患者的心脏才恢复跳动。其实张先生本来可以在1个月之前,就拆除这个心脏炸弹,可是就因为不愿支架,不信支架,拖到现在,差点送掉性命。
1个多月前,张先生出现发作性胸痛的症状,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上楼、快走、用力的时候发生。也有休息的时候发生的情况。而且当时发作次数也比较多,医院急诊。
心血管医生一看,确诊了张先生属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应该住院,应该造影检查。否则的话有心肌梗死的风险,可是张先生很抵触住院,抵触造影,抵触支架。
最终还是不愿住院,让医生给他开点药先吃着。随后医生给他开了阿司匹林和他汀预防心肌梗死的药物,以及地尔硫卓等控制心绞痛的药物。
患者拿完药回家,回家后也吃着药,可是还是反复发作。后来听人说喝汤药能治好,于是找来一个高手,开了21副汤药,说吃完就能控制住,控制住后再吃半年就能好。
在这一个月内,张先生仍发作心绞痛,基本上不敢下楼,就在家待着,吃饭有时候都不敢吃多了,否则就会发作胸痛。汤药吃完了,但好像没有明显的改善,打算再去找高手看看,是不是要调药。
没成想上午10点,再次发作胸痛,且较前明显加重,伴大汗,持续不缓解。因为1个月前,心血管医生说过,如果不住院可能会心肌梗死,如果持续胸痛必须打,否则有猝死风险。
所以张先生胸痛15分钟后,让家人立刻打了,医院。如果晚到5分钟,在院外发生室颤,没有除颤器的话,张先生今天就没了。
除颤后,送患者进入导管室,造影发现右侧血管近端99%狭窄,我们叫次全闭塞。随后开通了血管,送患者回监护室。
说的不好听,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折腾1个月,还冒着生命危险,最终还是通过支架治疗的。
哪些情况下需要心脏造影?
1、心肌梗死的患者
就像今天这位患者,已经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那么我们就要去开通血管。如果要通过球囊和支架的方法开通血管,那么就得先做个造影看看,看看是哪根血管堵塞了,堵塞在哪个部位。所以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做造影检查,为开通血管做好准备。
2、药物控制不住的心绞痛患者
还是这位患者,1个月前,其实就已经属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当时患者也用了很多药物,不管是阿司匹林、他汀,还是控制心绞痛的药物,以及后来他服用的汤药。其实都在用,可是仍然发作心绞痛。那么这种情况,怎么办?
谁能告诉大家怎么办?
除了造影去看看血管狭窄到什么程度了,还能有别的办法了,显然是没有的,这时候造影是唯一的办法。
如果一个月前造影了,找到了狭窄血管,同时也通过支架的方法解决了这个严重狭窄。那么今天就不会心肌梗死,今天也不会室颤,也不会有生命危险。也不会有心肌坏死,以后也没有心衰的风险。
可是就是因为他没有听心血管医生的建议,而是自以为吃药就能控制,结果发生心肌梗死,差点送了性命。
3、有严重冠心病的证据:运动试验阳性,冠脉CT提示重度狭窄,心电图提示有动脉的STT改变,证明有心肌缺血,心电图新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以及不明原因的心肌病,不明原因的左心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不明原因的胸痛等这些情况需要心脏造影检查。
心绞痛就是一颗炸弹,我们把它拆了,我们才能安全,我们没有拆除这个炸弹,随时会爆炸,那就是心肌梗死,就会有生命危险。
心肌梗死的预兆就是心绞痛,心绞痛是一种什么痛呢?
1、疼痛的部位:主要是胸痛,或心前区疼痛,但也会牙疼、头疼、肩膀疼、后背疼、腹部疼痛。
2、疼痛的性质以闷痛、压榨样疼痛多见,就像一块石头压在胸部。
3、也有不疼的心绞痛,正因为一部分心绞痛不疼,所以很多人就忽视了,有些心绞痛只表现为胸闷憋气、大汗、恶心呕吐、嗓子眼发紧等等症状。
4、持续的时间:一般是3-5分钟左右,很少会小于2分钟,几乎不可能是几秒钟。一般心绞痛也不会超过15分钟。
5、伴随的症状,一般心绞痛除了上面说的症状,经常伴随胸闷憋气、大汗淋漓。
说的比较多,大家很难记得住,那么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初步判断呢?
简单的判断就是,平时没有上述不舒服,最近在活动、劳动、劳累、跑步、运动等等情况下,就会出现上述不舒服的表现,每次持续几分钟,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会,休息几分钟能缓解。也正因为心绞痛几分钟就会缓解,所以会被很多人忽视,以为没事了。
岂不知,每次心绞痛都是心肌梗死在报警,一旦发生心绞痛,一定及时就诊,否则下一次心绞痛可能就会发展为心肌梗死!有人还问了,那如果上面说的症状,持续15分钟还不缓解呢?我们班老同学(老粉丝)都知道,那说明可能已经心肌梗死了!
张先生1个月前就是典型的心绞痛,上楼、快走后就胸痛,休息的时候也会发生,那就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很容易心肌梗死,可是不愿进一步治疗,而是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
有的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已经不能仅仅依靠保守治疗了。
错过了保守治疗的时机,后来又错过了心绞痛支架的时机,难道非要等到心肌梗死才去支架吗?
可是很多人根本没有张先生这么幸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