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心脏疾病的辅助检查手段,
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电图、
心脏超声等检查。
但是您知道吗?
在心脏疾病诊断方面,
还有一样更神奇的利器,
它就是心脏核磁共振成像。
目前,心脏磁共振检查
作为一种较新的检查手段,
医院普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心脏病一般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发病初期不会有太多症状,很多人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发展到晚期,患者除了出现胸闷气短、寒颤、恶心等症状外,还会突发心绞痛,一旦不及时处理的话,甚至会导致猝死的严重后果。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核磁共振一室副主任于进超:
查体时或者中低危人群,我们可以优先选择冠状动脉CTA。
它是通过注射一种造影剂,人体内的血管显示更加清楚,通过三维后处理把血管显示出来,可以判断血管内狭窄程度、血管通畅性、有没有斑块。
如果是高危人群的话,我们还是建议做冠状动脉造影,也就是DSA。
它可能判断得更加准确。
磁共振这几年发展比较迅速,对心肌病、心脏的结构、形态、功能是一个优先选择的方法。
\\\\\\\
核磁共振检查,是将人体放置于一个强大且均匀的磁场内,使人体内原子在不发生任何位置和性质改变的情况下,根据原子吸收和消散能量的不同,分析出这个部位内含有什么物质,是水,还是脂肪、蛋白、血液等。
核磁共振成像被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已经有30多年了,因为它对人体无创伤,所以是检查中枢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血管系统、腹腔内器官的理想影像技术。
心脏的核磁共振成像是本世纪初才获得突破的新技术。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临床心脏检查时,要面对两项障碍:首先,心脏不停地高频率跳动,而核磁共振的扫描速度较慢;其次,人的呼吸也令心脏位置不断移动。这两个原因导致核磁共振无法清晰地捕捉心脏的图像。近年来,医学界不断改进磁共振的扫描序列,使它与心脏跳动周期相适应,使得心脏的核磁共振检查正式运用于临床诊断。
医院核磁共振一室副主任于进超:
而且它的评价对心肌活性、心肌有没有纤维化、心肌的病变,是判断比较准确的。
它对心肌的厚度、心肌的运动情况、心功能的射血分数的评价都是一个新标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