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这位冠脉狭窄90的糖尿病人,心肌缺血却
TUhjnbcbe - 2023/1/13 20:02:00

现在心脏病的知识普及了,大家都知道冠心病的人会发生心绞痛,因此很多人医院看病。

可是,有些得了冠心病的人却不感到“心绞痛”。比如,糖尿病患者。

一位患有多年糖尿病的网友问,为什么我冠状动脉狭窄90%还没有任何症状呢?这位网友是在一次住院疗养时偶然发现的。经过冠脉造影,植入了2枚支架。因此感叹,糖尿病患者冠脉狭窄了更危险。

确实,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得冠心病,得了也更危险。

这个危险在于,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得冠心病;得了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更多发,更严重;而且,容易无痛:无痛性心肌缺血,无痛性心肌梗死。概括一下就是,高发、严重、常常无痛。

在医学上,糖尿病被称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就是说,两者的心血管风险是一样的。研究发现,得了糖尿病的人和得了冠心病的人,在未来10年里,发生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是相同的。和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是他们的2~4倍。而糖尿病患者中,有2/3到3/4的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病。所以,糖尿病也被认为是一种心血管病。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得冠心病?

因为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代谢异常,高血糖、高血脂都会损伤血管,发生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还常常合并高血压,更加重血管损伤。所以,糖尿病人的血管病变,更多发、更严重,得了冠心病常常是多支血管、多处病变的。

一般来说,得了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到一定程度,50%或者更严重,就会在心脏负荷增加时出现供血不足,发生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的时候,会发作心绞痛。

心肌缺血为什么会出现心绞痛?

这是因为心肌缺血时会产生一些物质,刺激心脏的神经,信号就会传输回中枢神经系统。可是,心脏的神经是植物神经、内脏神经,只会难受,不知道疼痛,定不了位。但是传回脊髓就不一样了。脊髓里有很多体表神经,心脏神经传入的信号,会通过脊髓里的感觉神经,传到管体表感觉的神经元,并且把这种信息上报大脑皮层,大脑分析时就会把这种来自内脏的缺血坏死信息判断为身体某个部位的疼痛。因为心脏神经所处的脊髓段和胸部的感觉神经元处于同一节段,所以心绞痛时胸痛最多见。

可是,有时候神经也会“搭错”,串线,所以,心绞痛也不都是胸痛。心绞痛发作可以表现为牙痛、下颌痛、咽喉痛、颈痛、胳膊痛、腹痛、腿痛,等等,等等。虽然部位不同,可心绞痛发作有一定之规,人们可以根据发作规律判断。

因此,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也不完全是坏事,它在警示我们,心肌缺血了!

可是,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时却常常“无痛”。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心脏的神经受到损伤。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也会发生病变,心脏的自主神经会发生变性、断裂,数量也会减少,甚至消失,这样,心肌缺血的神经传导就发生了阻滞,中枢收不到信号了。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了也不自知,容易误事。

这种无痛性心肌缺血,甚至无痛性心肌梗死,不仅多见于糖尿病人,也多见于吸烟患者、老年患者,身体虚弱的患者,患有多种慢性病、或者是得了脑血管病的患者。这些患者可以是感觉迟钝,或者是痛阈改变,或者是其他疾病的症状掩盖了心绞痛的症状,所以这些人得了冠心病更有潜在的风险。

对这样的患者,要警惕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发作。如果患者在活动、用力、饱餐、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现胸闷憋气、焦虑、烦躁、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伴有恶心、出汗甚至晕厥,一定要想到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可能。

对糖尿病患者,也要更加重视心血管病的防治,降血脂的标准也更加严格。比如,单是糖尿病、年龄在40岁或以上,或者40岁以下但合并危险因素,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要降到2.6mmol/L以下;如果合并了高血压,那标准就和冠心病一样,要降到1.8mmol/L以下了。

#涨点心知识#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位冠脉狭窄90的糖尿病人,心肌缺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