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血管内的真实世界
——市二院血管外科完成一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手术
近日,医院血管外科为一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完成了一例右下肢动脉置管溶栓术+巧克力球囊扩张血管成形加载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女,74岁,既往糖尿病病史19年,高血压病史30余年,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后11年,因右足内踝及外踝破溃3个月入院,医院治疗,给予创面换药,外用药物不计其数,静点改善循环药物,均未能使破溃愈合,且破溃逐渐增大,因此慕名来到二院血管外科进行治疗。
入院时,患者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不足50米,静息痛明显,内踝处破溃大小约3cm×2cm,深约2mm,创面可见脓性分泌物,外踝破溃约2cm×1cm,深约1mm,患肢皮温低,下肢剧烈的疼痛使患者夜间无法入睡,只能靠止痛药物维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踝处破溃
入院后,血管外科主任邱树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判断此患者为动脉闭塞继发血栓形成导致下肢缺血更加严重,遂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提示双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伴斑块(多发),双侧股浅动脉下段、右侧腘动脉、左侧胫前及胫后动脉狭窄(50-69%),右侧胫前动脉几近闭塞,右侧胫后动脉狭窄(70-99%),双下肢CTA检查,提示右侧股浅动脉闭塞,腘动脉中度狭窄。
双下肢动脉造影
根据各项检查证实了此前判断,随后邱主任带领团队制定治疗方案,于彩超下行右侧下肢动脉置管溶栓术,目的是使血管内的血栓溶解,使血管内的真实世界暴露出来,为后续的介入手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溶栓24小时后,在DSA下行右下肢动脉造影、巧克力球囊扩张及载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手术顺利完成。
术中球囊扩张前造影
术中球囊扩张后造影
手术成功的开通了闭塞段的动脉,患者下肢的皮肤温度较术前明显改善,静息痛基本消失,麻、凉、痛等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在不口服止痛药前提下依然可以良好的入睡,破溃的创面现可见新生的肉芽组织。患者的痛苦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大大的提高。
术前,患者不能下地行走术后,患者可以下地行走,无明显疼痛感
巧克力球囊可有效防止动脉中内膜纵向撕裂,减少限流性夹层的出现,有效的保证动脉血流量,载药球囊可有效防止内膜增生、血栓形成导致的继发管腔狭窄,免去了动脉支架的置入,动脉支架作为异物置入血管,容易导致血管内膜的增生,术后病人仍需长期口服药物,且术后血管的再通率无法保证,且置入支架后血管再次重度狭窄或闭塞后无法施行后续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巧克力球囊及载药球囊弥补了传统支架手术的缺点。
一例成功的手术离不开血管外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努力,同样也离不开各个辅助科室的完美配合。医院血管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雪城每一位患者服务,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医疗条件,为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减轻痛苦。
供稿:安喆
技术支持:邱树清
专家简介
血管外科主任邱树清
邱树清,医院血管外科科主任。牡丹江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淋巴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分会常委委员、黑龙江省中医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分会常委委员、黑龙江省慢病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分会血管疾病分会委员。撰写著作两篇,省级国家论文十余篇
擅长:血管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四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带戒手术,四肢动静脉血栓取栓及置管溶栓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