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JACC急性冠脉综合征,双联抗血小板降 [复制链接]

1#

在强效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时代,如何平衡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已成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管理的一大关键点。

近日,美日法等国学者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合作发表的研究,比较了不同DAPT策略在ACS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具体方案包括: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或氯吡格雷的双抗治疗,以及在PCI术后1月将双抗治疗中的强效P2Y12抑制剂,降阶至氯吡格雷或低剂量普拉格雷的降阶治疗。

研究最终纳入了-年间的15项随机对照研究,覆盖5万余例ACS患者。网络meta分析结果显示:

1.主要结局事件

主要结局事件为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的复合结局事件。降阶治疗组与双抗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结局事件发生风险,无显著差异。

图1.与降级治疗组相比,其他4组的主要结局事件和出血事件的相对风险

2.主要出血事件

主要出血事件由大出血及小出血事件组成。相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标准剂量普拉格雷、低剂量普拉格雷4组双抗治疗,降阶治疗组患者的主要出血事件风险分别降低了52%、68%、64%、60%。

3.心血管死亡

相比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标准剂量普拉格雷或低剂量普拉格雷4组双抗治疗组,降阶治疗组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降低了76%、71%、73%、74%。

4.全因死亡

降阶治疗组与其他各双抗治疗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

5.心梗、卒中

相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标准剂量普拉格雷两组,降阶治疗组的心肌梗死风险显著降低。不过,卒中风险并无显著差异。

6.支架内血栓

降阶治疗组与其他各双抗治疗组患者的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均无显著差异。不过,相比氯吡格雷双抗组,替格瑞洛、标准剂量普拉格雷、低剂量普拉格雷三组双抗组的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均相对较低。

该研究认为:

同其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降阶治疗策略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方案,可在不增加缺血事件风险的基础上,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SatoshiShoji,etal.De-EscalationofDualAntiplateletTherapyin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s.JAmCollCardiol.Aug,78(8)–.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