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的六大误区,正确的认识糖尿病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国内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攀升趋势。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糖尿病患病率为9.7%,由此,推算出全国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约为万人。”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1.16亿人,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数量仍在持续快速增长。预测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群数量将达到1.51亿人。我国胰岛素市场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全球平均增速。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糖尿病常见误区

误区一:糖尿病要控制饮水糖尿病患者的“三多”即多饮、多食、多尿,有时让糖友们很头疼,试图通过控制饮水量来避开不必要的麻烦。其实,这是错误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处于高血糖状态,饮水后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如果限制饮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反而会升高血糖,而且会加重高渗状态,对病情非常不利。当然如果有双下肢浮肿或者有其他的合并症的话那就需要咨询专科医生再进行分析和处理。误区二:糖尿病和吃糖多少有关系“别吃太多糖,小心得糖尿病”。人们常把这样的话挂嘴边,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吃糖多少和糖尿病没有直接关系,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或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组织器官出了问题,没有足够的胰岛素去“消化”糖分。如果胰岛素分泌正常和作用正常,吃了糖也会被分解。此外,即便是糖尿病患者也不是绝对的限制糖的摄入。限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以及增加运动,保持能量平衡,才是预防糖尿病的根本措施。当然,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限制白糖、红糖等单糖,因为单糖极易被人体吸收,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使受损的胰岛不堪重负,进而加重病情。误区三:糖尿病一点甜的都不能吃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要明确,糖尿病的发生与吃糖多少与否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自身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异常,导致无法消耗多余的糖分。糖尿病病人饮食的原则是能量出入平衡,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吃甜食,因为这些甜食里面的糖是单糖,容易被吸收,升高血糖的速度较快。误区四: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糖尿病患者不可以随意吃精制糖(如白糖、蔗糖、砂糖、糖块等),会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加重病情。于是,市场上的无糖食品和低糖食品便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的无糖食品五花八门,比较混乱,多数人也并不清楚什么是无糖食品。所谓的无糖食品,是相对于常规含糖食品而言,它只是不含精制糖,而用其他甜味剂来代替。因此,这个“无糖”并不是没有糖。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是标有“无糖”字样的食品,就可以大胆地、不限量地食用。其实,无糖食品主要卖点就是“升糖慢、热量低”,然而无糖食品大多是以谷薯类(如米、面)和大量油脂为主料的糕点,本身含有很高的热量,也一样会升高血糖,大量食用还会引起肥胖和血脂紊乱等问题,对糖尿病患者和减肥者来说,一样是大麻烦。所以,对无糖食品也要合理地控制摄入量。误区五:口服降糖药越贵越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药物的价格不能作为选择用药的依据,药物的选择应该根据每位患者自身的不同病情而定。由于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较差有关,因此,口服降糖药主要解决的是这两个问题。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不同的患者需采用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时,除了要对药物有一定的了解外,还要结合糖尿病的发病年龄、病程、身高、体重以及其他疾病的病史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简单地从价格上来选择,否则,不仅血糖控制不理想,还有可能损害身体的其他器官,所以,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降糖药物。误区六:打胰岛素会上瘾胰岛素没有成瘾性,需不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使用后什么时候撤掉,关键取决于病情。胰岛素严格意义上讲不是药物,而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维持人血糖水平的生理激素,所以不会产生所谓的“药物依赖”。实际上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就无法维系。对自身无法分泌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注射胰岛素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胰岛功能,对改善病情及预后大有益处。即使长期注射,也是病情的需要。因此胰岛素不存在成瘾的问题。

糖尿病危害知多少?

专家指出,糖尿病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而且这种危害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平时不注意必要的检查和正确的治疗,一旦发生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或者不可逆转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那就后悔晚矣。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因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沉重的代价。糖尿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人经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性心脏病通常是指糖尿病人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通常称其为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它包括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周围神经病变又分为多发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病变可单侧,可双侧,可对称,可不对称。突出表现为双下肢麻木、胀痛、伴有针刺样、烧灼样异常感,很难忍受。有的患者可出现自发性疼痛、闪电样痛或刀割样痛。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能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可能使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劳动能力大大下降,甚至造成残废或过早死亡。1、本文信息内容由互联网摘抄整理,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证。2、本文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有侵权请及时告知,经核实后删除。

不忘孝爱初心,牢记健康使命丨热烈庆祝朗诺品牌诞生15周年专题系列——企业篇

蜂胶对增强免疫力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抗击冠状病*

国家卫健委发文:欧米伽3抗“新冠”,“炎止”担当!

钟南山两次提醒下水道的通畅极为重要!对新冠肺炎,他给出最新研判

官方确认丨新冠肺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