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压飙到222,吃药也降不下来,这是怎么 [复制链接]

1#

“手术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我妈妈的腿以前是凉的,现在温热了。”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八病区,张阿姨的儿子介绍着他妈妈手术前后的变化。

一周以前,73岁的张阿姨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并视物不清,医院就诊,行头颅MRI显示为急性脑梗死,且有眼底出血症状。住院治疗期间,行主动脉CTA显示为冠心病、主动脉缩窄,该院评估可以做冠脉搭桥手术+主动脉置换术。

73岁老人、外科开胸以及可能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都让张阿姨的家人寝食难安,难以抉择。思来想去,医院再打听打听。

其实,面对重大疾病和相关的治疗措施,多打听多询问才是捷径,不仅因为技术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更因为,多年来积累丰富专科治疗经验的专家会从多个角度看待病情,可能会获得最优的治疗方式。

张阿姨的丈夫和儿子忧心忡忡地拿着造影光盘和各项检查结医院心血管内科八病区,请该病区副主任(主持工作)张由建“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张由建详细询问病史并查看了各项检查资料,综合判断认为可以行介入手术。医院,医院主管医生汇报,主管医生认为冠心病应该进行冠脉搭桥治疗(外科);父子俩再次前来咨询张由建,张由建认为张阿姨的冠状动脉确有钙化、狭窄,但活动后没有心绞痛等症状,平时也基本无症状,是体检发现的,因此以后得急性心梗的机率很小,不建议做冠脉搭桥术,吃药治疗并持续观察就好。

父子俩又回到某医院的治疗意见,主管医生仍持保留意见,并认为需要做主动脉置换术。

父子俩第三次登门再次咨询张由建,张由建认为,如今介入技术发展很快,行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就可治疗。

该院医生也很理解张阿姨家人多次地奔波打听,但仍持不同治疗意见。经权衡,张阿医院治疗。

张阿姨的主动脉缩窄是导致其顽固性高血压的元凶,而顽固性高血压则导致脑出血、眼底出血的原因等,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因此,追根溯源,治疗主动脉缩窄是根本改善之法

主动脉缩窄是指主动脉局限狭窄,管腔缩小,造成血流量减少。大儿童及成人常因上肢高血压、高血压并发症就诊,症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可有头痛、视物模糊、头颈部血管搏动强烈等表现。下半身因血供不足出现怕冷、容易疲劳甚至间歇性跛行。

行检查发现,张阿姨主动脉狭窄处只有5毫米,正常应为20毫米,且已弥漫性钙化并形状迂曲。由于狭窄,流向下肢的血液大幅减少,导致上肢血压高达毫米汞柱,下肢则只有80~90毫米汞柱。正常情况下,由于下肢承担着身体的重量并经常活动,下肢血压应比上肢的略高才对。可张阿姨的下肢血压只是上肢血压的三分之一多,这是她下肢冰凉的主要原因。

手术由张由建主刀,行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在切开股动脉时,明显发现血管塌陷、血流细弱,由于血管狭窄、钙化,支架无法通过,先用直径6毫米的球囊扩张,不行;再用8毫米的,仍不行;此时,最需要的是不急不躁按照既定手术方针进行。张由建耐心地继续用10毫米、12毫米球囊继续扩张,直至用到14毫米的时候,支架终于通过。

当把覆膜支架稳稳植入主动脉狭窄段后,狭窄处从5毫米增加至14毫米,手术完成时,测试上肢血压毫米汞柱,下肢毫米汞柱。张由建说:“用手再次按压股动脉时,股动脉明显增粗,脉动有力。”

术后当天,张阿姨转入综合重症监护室(GICU),次日转回普通病房,已于日前康复出院。(医院李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