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提醒哪些人可能会猝死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

“救命啊,这里有人突然晕倒了!”

“热搜又一个熬夜猝死的,太可惜了才24岁。”

“他一直坚持运动,怎么会说没就没了?”

……

关于猝死的新闻频繁可见,在这些当事人中,不仅有看似体弱多病的老者,中青年群体也占了相当大比例,真不知道下一场悲剧

会发生在谁身上。

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是否也该反思:我有猝死的风险吗?

什么是猝死?

WHO对猝死的定义,即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6小时)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的情况。全球每年约万人发生猝死,大约75%为心源性猝死,它的发生仅在短短1小时内。

猝死的高危因素

1.年龄:猝死有两个高峰年龄段,一个是出生后至6个月,称为“婴儿猝死综合征”;另一个是35~80岁。

2.性别:心源性猝死“偏爱”男性,其发生率大约为女性的3倍。

3.时间段:最常发生猝死的时间段为早晨6点至中午12点,与交感神经变化有很大关系。

4.季节:冬季猝死发生率高于夏季。

5.吸烟:每日吸烟20支以上者,其猝死发生率约为不吸烟者2.5倍。

6.肥胖:肥胖人群猝死发生率约为普通人群的40倍。

7.剧烈运动:适度运动对人体有益,但剧烈运动会增加猝死几率。

8.猝死家族史。

如果您有上述猝死高危因素中任一情况,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如何评估猝死风险?

目前尚无精准的猝死风险评估量表可用,但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估和定期检查,提前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这对于高危人群来说非常有必要。

自我评估猝死风险

1.是否有发作性心慌、头晕、晕厥等情况发生?

室速的表现

2.是否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的情况?

心脏器质性病变的表现

3.家族中是否有过心源性猝死的亲戚?

家族史

建议定期进行以下检查

1.常规心电图;

2.运动平板试验中的运动心电图;

3.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或长程心电图;

4.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

5.冠状动脉CTA;

6.如有特殊情况,建议做冠状动脉造影及电生理检查。

如何预防猝死?

对于已发现心脏异常、猝死风险较高的人群,应定期检查心脏结构及电生理,并通过药物治疗以及特殊除颤内置装置,降低猝死发生率;而对于常规检查很难发现心脏结构异常的人群,要坚决戒烟、减肥,避免熬夜,保持适度运动,维持规律生活,减少猝死的发生几率。

有条件的高风险企业,如IT公司等,建议定期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并配置自动除颤仪(AED),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仍有三分之一发生猝死的人群不存在目前已知的风险。猝死发生在瞬间,请您珍惜自身健康,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否则一旦悲剧发生,一切都来不及了!

来源: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